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對外新聞處處長宗霞主持新聞發布會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對外新聞處處長 宗霞: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記者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歡迎大家出席《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這也是我省“十四五”專項規劃系列發布會的第十三場發布。
5月2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發布《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提出我省文化和旅游事業“十四五”發展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為云南全面建設文化和旅游“雙強省”指明了方向。為進一步宣傳貫徹省人民政府印發的《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做好宣傳解讀工作。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大家介紹《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的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發布人,他們是: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趙國良先生;
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一級巡視員崔崗先生;
云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和向群先生;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德聰先生;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婁可偉先生。
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還有駐滇新聞單位和省內主要新聞媒體,歡迎大家!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共有兩項議程,下面,我們依次進行。
首先,請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趙國良先生發布新聞。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趙國良發布新聞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 趙國良: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明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和文旅工作有關系,是首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在此,先祝大家端午安康!非常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云南文化和旅游發展的關心和支持。
《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云政發〔2022〕31號,以下簡稱《規劃》)已于5月19日印發實施。下面,我就《規劃》的編制背景、主要內容和特點及規劃的組織實施相關的主要問題向記者朋友們作一個簡要的介紹。
一、《規劃》的編制背景
文化和旅游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在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十三五”期間,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省委、省政府扎實推進文化建設繁榮發展,加快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文化和旅游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對標國際國內一流水平,全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在基礎設施建設、新業態產品發展、產業支撐能力、新動力賦能轉換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短板弱項。“十四五”期間,將是我省建設文化和旅游“雙強省”的重要時間階段?!兑巹潯啡尕瀼芈鋵嵙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云南,對云南文化旅游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兑巹潯泛芎玫刎瀼亓暯娇倳浛疾煸颇现匾v話精神。全面對接《云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和《“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目標任務,這些都是我們編制《規劃》的上位依據,這和省里的“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對應,也和國家出臺的“十四五”旅游業規劃、文化發展規劃、文旅發展規劃相呼應。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全產業鏈重塑云南旅游業發展新優勢,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標。應該說《規劃》完整、準確、全面貫徹了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科學確定全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精心謀劃一批重大工程項目,更好發揮規劃的導向和統攬作用,為全面推進文化和旅游“雙強省”建設和高質量跨越發展提供科學指導?!兑巹潯返谋尘笆俏覀冏裱颇鲜?ldquo;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國家層面文旅部的幾個專項規劃,都體現在今天向各位記者朋友們介紹的《規劃》文本里。
二、《規劃》的主要內容
(一)發展目標
圍繞建設國際康養旅游目的地、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人文交流中心、打造萬億級現代旅游文化產業和建設成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標,聚焦“16個10”世界級精品旅游產品。實施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十大工程”,培育一批世界級、國家級旅游產品和業態,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文化和旅游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實施文化和旅游市場主體倍增培育計劃,促進市場主體質量和活力顯著增強,現代旅游業體系更加健全,旅游有效供給、優質供給更為豐富,云南旅游在國內外影響力、競爭力明顯增強。深入實施“文化潤滇”行動,新時代藝術創作體系建立健全,涌現一批精品藝術力作,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體系不斷完善,文化遺產傳承利用水平顯著提高,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市場監管能力不斷提高,治理效能顯著提升,文化鑄魂、文化賦能和旅游為民、旅游帶動作用全面凸顯。以上是作為《規劃》中定性的幾個指標。另外也有定量的指標,就是到2025年,力爭全省接待旅游總人數10億人次以上,年均增長13.6%左右;文化和旅游總收入2.2萬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3.7%以上;文化和旅游產業增加值突破3500億元,年均增長11.8%左右,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10%以上,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展望2035年,文化和旅游需求多元化、供給品質化、區域協調化、成果共享化特征更加明顯,世界級、國家級優質旅游產品供給更加豐富,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大幅提升;文化事業更加繁榮,優秀文化作品、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旅游產品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文化和旅游綜合功能得到全面發揮,基本建成文化、旅游“雙強省”,把云南建設成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為云南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文旅貢獻。
(二)總體布局
主動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明確構建以大滇西旅游環線、沿邊跨境文化旅游帶、沿金沙江生態旅游帶和昆明、大理蒼洱、麗江古城—玉龍、西雙版納景洪、保山騰沖、建水—元陽六個國際旅游中心的“一環、兩帶、六中心”的空間發展布局。這是在《規劃》當中提出來的。
《規劃》在整體謀篇布局上,堅持文化與旅游“雙輪驅動”,體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要求,促進文旅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第三至五章落實“文化潤滇”行動方面是要發掘云南民族文化資源優勢,堅定文化自信,發揮文化引領作用,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著力打造文藝精品、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第六至九章聚焦旅游轉型升級,圍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打造萬億級旅游產業、全產業鏈重塑云南旅游業發展新優勢的決策部署,培育新業態新產品,增強科技賦能,發展智慧旅游,壯大市場主體力量,培育新型文旅消費,打造文化和旅游新IP,深化國際國內區域交流與合作,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服務質量和水平。
(三)保障措施
圍繞確?!兑巹潯讽樌麑嵤?,提出形成規劃實施合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規劃評估督導等5項保障措施。明確要求各州(市)要按照“35102”的目標,重點策劃3個上百億元的大型文旅項目、5個上50億元的重點文旅項目、10個上20億元的專精特新文旅項目;每個縣(市、區)每年度要策劃至少2個上10億元的文旅新項目,加大項目儲備力度。在這塊工作中我們感覺到,不論是《規劃》、藍圖、產業,關鍵的還是要以項目為抓手去落實,今天的項目是明天的產業,是后天的經濟結構。只有把這些項目的工作抓實抓好,才能夠為整個文旅業的發展奠定好的基礎。昨天下午,我們和省投資促進局一起召開了“35102”文旅項目的專場招商推介會,這個工作也在穩步往前推進,總的要儲備600個以上項目,整體投資額度要達到2萬億以上?,F在正在做很多工作,特別是對項目的成熟度、前期工作正在進一步抓實。
三、《規劃》的主要特點
《規劃》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鮮明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突出文旅融合發展?!兑巹潯肥俏幕吐糜尾块T機構調整后的首個五年規劃,省一級的文旅部門是2018年10月完成新的機構調整和組建,州(市)和縣一級是2019年上半年才完成組建,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和旅游工作中的重要論述,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是全新的課題?!兑巹潯吩诰幹七^程中,結合云南實際進行了深入貫徹和積極探索,對全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提出了具體目標、重點任務、項目支撐和實施保障。
第二個特點是突出萬億級現代產業構建?!兑巹潯肪o緊圍繞《云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確定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將打造萬億級現代文旅產業作為發展基石,奮力推進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世界一流“三張牌”、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明確和夯實目標、任務、項目、措施內容,突出《規劃》的前瞻性、指導性和實操性。
第三個特點是推動事業發展和產業建設相結合。結合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環境、新發展理念和新發展要求,《規劃》在注重文化和旅游經濟屬性、產業屬性的同時,也將文化和旅游的事業屬性、公益屬性作為編制的重點,進行系統構建和闡釋,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著力引導推動文化旅游“硬件”和“軟件”的同步建設、同步發展和相互促進。
第四個特點是發揮目標體系的引領作用。目標指標特別是主要定量指標是五年規劃的“題眼”和關注重點。剛才,向大家發布的發展數據和目標,堅持以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能較準確測算數據的設定定量指標,不能明確定量的以定性指標為主?!兑巹潯烦嗽诘谝徽录刑岢瞿繕梭w系外,還將一些具體目標部署在重點任務和專欄中,堅持用目標牽引發展、用項目支撐目標,作了具體明確闡釋。
第五個特點是合理測算經濟發展指標。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文旅業是受疫情影響非常大的一個產業。“十三五”規劃實施效果分析以2019年數據為依據。2019年的數據是疫情來臨之前的數據,考慮國內外發展環境及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堅持實事求是、科學合理、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適度調整“十四五”目標,減少主要指標的數量,不再設置各年度目標,給各年工作留下足夠的空間和彈性。這也是這次《規劃》文本的一個特點,就是實事求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一年和一年的情況不一樣,我們要充分評估研判,實時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第六個特點是踐行生態環境保護理念。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應該說云南的文旅業,生態的底色是云南文旅業的一大優勢,文化旅游尤其是旅游資源的特色就是生態,同時,我們的文化更是多樣性的?!兑巹潯犯叨戎匾曃幕糜苇h境影響,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專門設置一個章節,按照國家和我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圍繞全省爭當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目標定位,把文化和旅游發展與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兑巹潯访鞔_環境保護目標和要求,提出預防和減緩環境不良影響的主要措施,形成綠色開發方式和低碳旅游模式,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云南。
四、《規劃》的組織實施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規劃》已經省政府印發,但如何把工作做實、推動好,我們考慮主要從幾個方面來做工作。
一是加大組織推進力度。制定《規劃》實施分工方案,夯實《規劃》實施責任,明確各項目標任務的時間表、路線圖、優先序。制定“十四五”規劃年度執行計劃,把《規劃》實施納入文化和旅游系統各單位年度重點工作安排,有機銜接,分年度滾動推進、細化落實。夯實重大項目的實施條件,發揮好項目對《規劃》實施的支撐帶動作用。
二是強化《規劃》實施保障。加強工作統籌,深化與各地各部門聯系協作,形成《規劃》實施合力。加強涉及《規劃》實施重大事項、重要問題的溝通協作,及時研究解決《規劃》實施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完善《規劃》實施的要素保障,加強政策配套銜接,根據《規劃》要求及時制定出臺文化和旅游領域相關配套政策,對需要調整的政策措施及時修訂完善。這也是完整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做任何事情都有歷史的局限性,我們的《規劃》,隨著形勢的發展,該調整都要及時調整和完善。
三是完善監測評估體系。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監測分析,跟蹤重點領域目標任務實施進展。組織《規劃》實施情況調研,分析研判可能對《規劃》實施產生影響的風險因素,及時提出改進工作建議。健全《規劃》評估機制,組織開展《規劃》實施年度分析、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適時開展專項評估等。
這項工作也要貫穿整個《規劃》實施的全過程,有了“十四五”,后面還有“十五五”“十六五”,都要延續下去,體現工作的連續性和歷史性、時代性。
我的報告和介紹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宗霞:
謝謝趙國良廳長的發布?,F在,進行第二項議程,請記者朋友們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新聞媒體。
人民網記者現場提問
人民網記者:
我們發現今天發布的《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規劃了很多項目。請問“十四五”期間政府對文化旅游領域會有哪些支持?謝謝。
宗霞:
今天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一級巡視員崔崗先生來到發布會的現場,我們請他作一個簡要的回復。
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一級巡視員崔崗答記者問
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一級巡視員 崔崗: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十四五”時期,國家以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提升和高質量發展為重點,準確把握好事業與產業、政府與市場、中央與地方、盡力而為和量力而行的關系,充分發揮文化旅游在保障基本文化權益、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堅定文化自信、有效擴大國內需求、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從目前國家政策看,主要有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兩種支持渠道。
首先是中央預算內投資,“十四五”時期,國家重點支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和考古發掘、國家公園等重要自然遺產保護展示、重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等。采取項目儲備庫的形式下達資金,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的項目需納入項目儲備庫。我省共有62個項目納入項目儲備庫,共能爭取中央資金11.5665億元。其中,10個為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項目,共能爭取中央資金3.2億元,主要支持我省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8個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和考古發掘項目,共能爭取中央資金1.2065億元,主要支持我省國家文化公園未覆蓋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利用設施和考古任務繁重、發掘文物標本數量較多的重點地區的考古機構標本庫房建設。8個為國家公園等重要自然遺產保護展示項目,共能爭取中央資金1.1億元,主要支持我省國家公園(含體制試點)生態保護監測能力,完善宣教、救援、游憩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重點國家級自然公園的保護管理、公共服務、生態服務等相關設施建設。9個為重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共能爭取中央資金2.88億元,主要支持我省旅游領域重點公共服務和智慧管理設施提升。27個為重點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共能爭取中央資金3.18億元,主要支持我省邊境地區智慧廣電設施建設和“三區三州”市級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
其次是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國家主要支持文化旅游提升工程項目,項目必須是政府主導的、早晚要干的,有一定收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項目須為當年經過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審核通過的項目。2022年,我省通過國家兩部委審核、納入儲備的文化旅游類項目共82個、專債資金需求約160億元。
截至目前,省發展改革委共向國家爭取“十四五”時期中央預算內投資5.3402億元,支持我省28個文化旅游項目建設。下達2022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提前批次文化旅游類項目2個、下達專債資金2.3億元?,F在我們正在根據省文化和旅游廳提出的支持項目清單,并征求州(市)政府同意后,按程序下達2022年第二批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計劃,本次將下達文化旅游項目5個,下達專債資金10.14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加強與國家的匯報銜接,爭取國家政策傾斜,將更多的項目納入儲備庫,爭取更多資金支持。雖受疫情影響,但云南旅游的轉型發展從未止步,我們堅信,在各州(市)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云南省的文化旅游事業一定會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軌道。
謝謝大家!
中國網記者現場提問
中國網記者:
請問,“十四五”期間,云南在發展鄉村旅游助推鄉村振興方面有何打算?謝謝。
宗霞:
這個問題我們請省文化和旅游廳的黨組成員、副廳長婁可偉先生作簡要回復。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婁可偉答記者問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婁可偉: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明確將鄉村旅游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強調鄉村旅游對促進城鄉統籌、帶動美麗鄉村建設、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轉化經濟發展動能的重要作用,發展鄉村旅游已成為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的共識。
“十四五”時期,是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時期,也是云南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機遇期。我們將把鄉村旅游作為旅游發展的重要方向,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扎實推進鄉村旅游持續健康發展。我們與省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了《發展鄉村旅游助推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組織召開了全省鄉村旅游助推農民增收現場會,安排部署了鄉村旅游重點工作任務。
接下來,我們將重點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重點抓頂層設計,重點圍繞“一環、兩帶、六中心”的發展布局,重點規劃100個“云南最美鄉愁旅游地”、10條“中國最美鄉愁旅游帶”和50條具有云南地域特色的鄉村旅游精品線路。二是抓品質提升和產品供給,遴選推薦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重點鎮,推動重點旅游村創建高A級旅游景區、度假區。打造1000個山美、水美、田園美、村莊美、庭院美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旅游示范村。推動2000家鄉村民宿提升改造,以此帶動鄉村旅游住宿設施高品質發展。三是注重典型引路帶動推廣,開展鄉村旅游精品示范創建活動,及時總結成功經驗,建立健全旅游反哺農業機制,定期發布典型案例,引導鄉村旅游適應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需求,適應資源稟賦、地域區位、產業基礎等差異,推動鄉村旅游品牌化、特色化發展。謝謝!
新華社記者現場提問
新華社記者:
在《規劃》中我們注意到云南省要大力推進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請問,相關的工作具體有什么樣的考慮?謝謝。
宗霞:
這個問題有請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德聰先生作簡要回復。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德聰答記者問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楊德聰:
感謝新華社記者的提問,你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指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環境為主體,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遺址研究闡釋、保護利用和文化傳承方面具有全國性示范意義的特定公共文化空間。按照這一標準,并結合云南考古遺存的實際,我們經認真篩選,初步確定在“十四五”期間重點支持大理太和城、晉寧石寨山、劍川海門口、江川李家山、廣南牡宜、昌寧大甸山6個大遺址創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接下來,我們主要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開展考古工作??茖W的考古工作是大遺址保護與規劃的依據,是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支撐性及常態性工作。我省擬創建的幾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些未得到很好解決的學術問題,相關考古工作仍有待進一步深入,并要伴隨著各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持續推進。
二是科學編制相關規劃。制定遺址保護規劃和公園建設規劃是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關鍵環節??茖W的規劃是規范公園建設的法規性文件,同時也是公園建設工作的指令性“操作手冊”。為此,我們將指導地方部門從規劃編制入手,并與當地國土空間規劃對接,從而完善國家遺址公園建設的基礎性工作。
三是積極推進國家立項。目前,我省納入國家遺址考古公園國家立項的僅有大理太和城遺址。其它擬創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幾處大遺址均有相對成熟的考古工作計劃,部分已完成或正在開展兩個規劃的編制,我們將抓緊推動國家立項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達到立項條件,及時向國家文物局申請立項。
四是加強統籌協調。國家遺址公園建設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我們將進一步協調發改、國土、財政等相關省級職能部門,加強對屬地職能部門的指導督促,統籌推進各階段工作,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建成1至2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謝謝大家!
云南廣播電視臺記者現場提問
云南廣播電視臺記者:
請問我省如何發揮資源優勢,鍛造云南康養文化旅游的新業態?謝謝。
宗霞:
這個問題請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和向群先生作簡要回復。
云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和向群答記者問
云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 和向群:
非常感謝記者朋友對這項工作的重視。云南是知名的康養旅游勝地,提到康養,人們習慣性地想到云南。近年來,我們厚植優勢,多元融合,推進“康養+”多種模式融合文化旅游發展,加快建設一批生態環境優美、康養內容豐富、休閑度假舒適的復合型康養文化旅游度假區,有力地提升了云南康養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剛剛發布的《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對我省鍛造康養文化旅游新業態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一是建設國際康養旅游勝地。二是發展生態養生旅游新業態新產品。三是發展溫泉康養旅游新業態新產品。四是發展康體健身休閑新業態新產品。同時,作為衛生健康部門,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聚焦主責主業,配合有關部門,大力發展醫療養生旅游新業態新產品,積極面向養生養老消費需求市場,依托各地中藥材種植基地、醫療康復基地、養生養老基地,充分挖掘推廣彝醫藥、藏醫藥、傣醫藥、壯醫藥、白族醫藥等中醫藥(民族醫藥)特色診療保健技術和服務,引進、運用和推廣國際前沿醫療技術手段和設施設備,把優質醫療技術、完善服務設施和優美生態環境結合起來,建設一批醫療康養旅游基地、中醫藥食療養生旅游區、健康保健養生旅游區、養老養生體驗園區、醫療健康城和康養小鎮等醫療養生旅游重大重點項目,打造以治療、康復、保健、養生等為目的,以休閑度假為輔助的養體、養心、養神等醫療養生旅游新業態產品,力爭在醫療養生旅游領域形成領先優勢。
“十四五”期間,重點推動昭通天麻、文山三七、德宏石斛、迪慶蟲草等名貴中藥材基地健康發展,加快建設景洪市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曲靖南境頤養小鎮、石林杏林大觀園、云南白藥大理健康養生創意園、騰沖綺羅中醫旅游文化區、文山鄭保療養中心等醫療養生旅游項目,力爭新建成10個具有示范性的醫療健康城和康養小鎮。
回答完畢,非常感謝記者朋友們。
宗霞:
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提問環節到此結束,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也感謝臺上各位發布人激昂、充滿感情地發布和詳細地解讀。
大家都知道,文化和旅游是我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在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尤為突出,《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科學確定全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的目標和主要任務,精心策劃領作用,為全面推進文化和旅游“雙強省”建設和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了科學的指導。希望在座的每一位記者朋友能充分地解讀、全面宣傳好《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同時,繼續關注和支持云南文旅工作,以《規劃》的全面落實,文旅發展的優異成績共同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