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訪談”節目現場
主持人:關注民生、解讀政策,你關心的,“在線訪談”為你解答。大家好,歡迎收看云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在線訪談”欄目。今天,我們邀請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黨組副書記、副主任何汝利,鶴慶縣委書記陳紹明,祿勸縣副縣長李興翠,三位嘉賓將為大家介紹云南在脫貧攻堅方面的舉措與成效。歡迎三位嘉賓的到來!
主持人:歡迎您,何副主任。
何汝利: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好。
主持人:歡迎您,陳書記。
陳紹明: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好。
主持人:歡迎您,李副縣長。
李興翠: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好。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黨組副書記、副主任何汝利
主持人:歡迎三位的到來,我們知道,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我們云南省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首先請何副主任為我們介紹一下目前云南省脫貧攻堅的情況。
何汝利:云南省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全省貧困人口和貧困縣數均居全國的首位。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省始終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首要任務,把精準扶貧作為新時代必須打贏的一場硬仗,建立健全組織動員、責任落實、政策支持、資金投入、監督監察、考核評估等一系列的考核機制,全省的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我們全省有48個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2013年至2018年,共有707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截至2018年年底,我們全省貧困發生率下降到5.39%。
2019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戰決勝之年,我們全省上下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習近平總書記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圍繞確保高質量完成任務,特別今年要完成130萬貧困人口凈脫貧,還有3000個貧困村出列、31個貧困縣要實現摘帽,同時還有7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年度內整族脫貧目標。
我們還要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巡視考核指出問題整改落實,我們連續開展脫貧攻堅“春季攻勢”“夏季攻勢”,還有脫貧人口回頭看等一系列的重要措施的落實,我們把今年打贏脫貧攻堅戰在強化落實責任、落實政策、強化政策作風方面作為首要的任務,為今年打好脫貧攻堅戰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我們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今年脫貧攻堅的任務一定能夠圓滿完成。
鶴慶縣委書記陳紹明
主持人:在這個過程當中,鶴慶縣和祿勸縣較早實現了脫貧摘帽,下面請兩個縣的領導分別為大家介紹一下目前取得的成效。
先請鶴慶縣的陳書記給我們介紹一下鶴慶目前脫貧攻堅的成效。
陳紹明:鶴慶原是全國832個、全省88個貧困縣之一,全縣有2個建檔立卡貧困鄉鎮、59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252戶31193人,貧困發生率13.32%。通過不懈努力,現在我們全縣2個貧困鄉鎮順利退出、59個貧困村全部達標出列,累計減少貧困人口7935戶30379人,綜合貧困發生率降至0.45%,順利通過2017年貧困縣退出國家專項評估檢查,成為云南省第一批脫貧摘帽的15個縣之一。
摘帽后我們縣緊扣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四不摘”原則,圍繞“整改、脫貧、鞏固”目標,按照“兩不愁三保障”和鞏固要求20條,抓實剩余391戶1053人未脫貧人口減貧,全面開展脫貧人口“回頭看”工作,持續推動產業、就業、金融、教育、健康、社保等各項政策落實落地,確保脫貧戶不返貧、非貧困戶不致貧,全面鞏固提升脫貧成效。
祿勸縣副縣長李興翠
主持人:是的 ,我們在摘帽之后后續的鞏固工作也是非常重要,謝謝陳書記,接下來我們要請祿勸縣李副縣長為我們介紹祿勸縣目前脫貧攻堅成效是怎么樣的?
李興翠:祿勸作為全省脫貧攻堅先行縣,2016年以來,我們按照“六個精準”要求,嚴把“識別、施策、退出”三個關鍵環節,實施了6輪動態調整,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6083戶91586人,通過全面實施“十大工程”、落實“思想發動、精準施策、項目實施、資金保障”到戶到人舉措,截至2018年底,我們全縣2個貧困鄉、115個貧困村、25236戶89355人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54%,祿勸實現脫貧摘帽。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黨組副書記、副主任何汝利接受訪問。
主持人:好的,謝謝三位的分享。今年4月10日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給貢山縣獨龍江鄉群眾回信,祝賀他們實現整族脫貧,同時也勉勵鄉親們為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奮斗。
我們云南省的省情很特殊,“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有11個,請何副主任介紹一下,目前云南“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脫貧攻堅情況是怎么樣?
何汝利:云南省有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目前已有獨龍族、德昂族、基諾族3個民族實現整族脫貧。這3個“直過民族”總人口34512人,其中,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368人,貧困發生率為24.25%,主要分布于怒江、德宏、版納、臨滄4個州市和8個縣市。截至2018年底,已實現歷年累計脫貧7525人,我們貧困發生率降至2.42%。
主持人:取得這樣的成績可喜可賀,也很不容易,因為我們都知道“直過民族”以及人口較少民族地區大多基礎薄,底子弱,脫貧難度也非常大。還想請何副主任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塊脫貧攻堅工作的具體做法和經驗。
何汝利: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分類施策,對“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我們堅持規劃先行,研究制定了《云南省全面打贏“直過民族”脫貧攻堅戰行動計劃(2016-2020年)》,對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分別制定了精準脫貧攻堅實施方案。
另外一個就是堅持因族因貧施策,全面推進“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扶貧攻堅。這里主要是做好扶智扶志拔貧根、就業扶貧穩增收、產業培育求發展、改善環境促脫貧四個方面的工作,全面細化“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文化技能培訓,提高脫貧致富能力和水平。
同時,還推進一企一扶,堅決打贏“直過民族”脫貧攻堅戰。省委省政府聚焦深度貧困的“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地區,全面積極協調三峽集團、華能集團、大唐集團、中煙云南工業公司、云南煙草專賣局等5個幫扶企業集團,投入64.9億元,計劃幫扶49.64萬布朗、阿昌、怒、普米、景頗、拉祜、佤、傈僳等“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覆蓋8個州市21個縣市區。從2015年以來,截至2019年6月,我們已經到位幫扶資金達到60.4億元,已經幫扶32.87萬“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脫貧,其中2018年幫扶9.34萬“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脫貧,幫扶計劃內未脫貧人口18.5萬人。成功探索了“一個民族一個集團幫扶”脫貧攻堅模式,形成了企業集團幫扶助推云南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社會扶貧的新格局。
“在線訪談”節目現場
主持人:謝謝。通過何副主任剛才的介紹,我們對當前我省“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的扶貧工作有了進一步了解,希望舉全省之力,到2020年,實現我省剩余“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全部實現整族脫貧。
在我省脫貧攻堅工作中,鶴慶縣和祿勸縣已實現了脫貧摘帽,接下來請兩個縣的領導分享一下具體的經驗做法。
我們先請祿勸縣的李副縣長分享一下。
李興翠:祿勸縣按照“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要求,做了一些探索,采取了一些措施。
在工作統籌上,結合縣情實際,抓住干部責任落實、群眾動力激發這兩個關鍵點,探索建立脫貧攻堅“指揮、目標、動員、措施、責任、監督、考核”體系,按照“每年三個100天、每100天一個會戰”的方式,掀起脫貧攻堅人民戰爭,做到了脫貧工作務實。
在工作重點上,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需要收入的支撐,我們注重在提升組織化程度上下功夫,抓實產業發展和務工就業。一方面,引入農業龍頭企業,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形成“百萬畝經濟林果、十萬畝中藥材、萬畝特色水果、萬畝高粱、萬畝西柚”規?;l展,建立起“生產、加工、銷售”要素基本齊全的產業體系。另一方面,組織開展就業培訓,通過黨員干部帶隊,實現轉移就業近10萬人次、增加就業收入達9.96億元。
在工作保障上,脫貧攻堅離不開省市的支持、全社會的參與。三年來,我們共整合各類資金75.20億元(其中上級財政資金55.77億元、縣級財政資金4.09億元、幫扶資金8.46億元、金融資本6.88億元),保障了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保障了“兩不愁三保障”的穩定達標。
主持人:謝謝李副縣長從三個方面分享你們的經驗和做法。接下來請鶴慶縣陳書記介紹一下咱們鶴慶為什么能做到率先脫貧,主要做法和經驗有哪些?
陳紹明:鶴慶縣能夠率先實現脫貧摘帽,主要源于我們超前謀劃、敢為擔當、敢為人先。我們的主要做法和經驗有:
一是堅強的組織領導,完善的工作機制。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州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成立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脫貧攻堅指揮部與扶貧大數據管理中心,縣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帶頭抓,我們派了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政協主席和7個縣委常委擔任9個鄉鎮脫貧攻堅第一書記,負責領導、督促、協調、落實鄉鎮脫貧攻堅工作任務。同時我們及早謀劃并制定出臺脫貧攻堅“1+6”系列文件、行業部門專項方案和成員單位行業三年行動方案,制定脫貧攻堅5類干部管理辦法及3類干部召回管理辦法,壓實責任,確保工作落實到位。
二是扎實基礎工作,確保對象精準。全面開展農村常住人口遍訪工作,對64800戶農戶情況遍訪,組織貧困人口“回頭看”,實時開展季度質量評估;強化行業數據核查,實現大數據“零問題”管控。
三是提前謀劃推動,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一方面堅持產業帶動。充分發揮鶴慶獨特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按照“多業并舉、多點開花、多元發展”思路,堅定做優一產促增收、做強二產增實力、做活三產促就業,確保貧困群眾戶戶都有持續穩定增收產業項目。另一方面關注民生福祉。實施住房質量提升和入住質量保障工程,全面消除農村C、D級危房;抓實教育扶貧和健康扶貧,讓孩子能夠讀書,讓群眾能夠看得好病。
四是做實群眾工作,我們在整個工作當中激發內生動力。始終突出群眾主體地位,充分發動群眾參與脫貧規劃編制、項目建設管理和產業扶持發展,不包攬、不錯位,有效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組織實施村容村貌整治及鄉風文明提升工程,深入開展“法治扶貧”專項行動, 匡正社會風氣。
主持人:是的,只有多管齊下,脫貧路上才能做到“一個也不能少”!當然,脫貧既要看數量,更要看質量。中央提出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這也是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直接關系脫貧攻堅戰質量。
請問何副主任,我省目前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方面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何汝利: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是當前脫貧攻堅工作一個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中央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以后,省委、省政府第一時間傳達學習、看齊對標,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電視電話會議,聚焦剛性任務清零、中央巡視和成效考核問題整改清零兩大目標,定方案、定資金、定責任,細化時間表、路線圖,掀起脫貧攻堅“夏季攻勢”。目前“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我們省發改、教育、住建、衛生、水利、扶貧、醫保等省級部門分別牽頭、分項制定方案,按照年底銷號清零倒排工期。其中,易地扶貧搬遷“7月封頂斷水、10月工程完工、年內搬遷入住”,農村危房改造6月底前完成4類重點對象存量危房改造, 9月底完成非4類重點對象無力改造農戶危房“清零”工作,我們12月底前查缺補漏完成全省農村危房改造“清零”工作;飲水安全保障6月底前完成工程項目前期工作,12月底能夠全面完工;貧困人口100%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縣鄉醫療衛生機構全面達標工作正加快推進,到年底能夠全面完成。
主持人:謝謝何副主任的介紹。目前,脫貧攻堅工作已進入決戰決勝、攻城拔寨的關鍵節點,也可以看到我省“兩不愁三保障”工作正在全面推進,鶴慶縣和祿勸縣在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工作中都有各自的亮點。
我們先請陳書記分享一下,鶴慶縣在飲水安全保障方面都有哪些亮眼的做法?
陳紹明:鶴慶壩子是有名的高原水鄉,但是由于地理環境的限制,區域性缺水的問題非常嚴重,尤其是金沙江沿岸的大山和部分山區、半山區群眾的生產生活用水非常困難,我們立足于解決群眾的基本要求,從2015年開始,共計投入了1.45億元的資金,首先實施了1241米高的燕子崖提水工程,實施了供水主管達到60多公里的羊龍潭集中供水工程、舍茶寺提水、黃坪下片飲水、草海西山片區抗旱應急供水“五大片區飲水工程”,這五大工程的實施,共解決7個鄉鎮,39個行政村,8.37萬人和18萬多頭大牲畜安全飲水,徹底解決了我縣山區、半山區、金沙江沿岸大山干旱群眾喝不了水、種不了地的歷史。同時妥善解決其它“邊遠難艱”盲區死角的問題,妥善解決部分農戶季節性缺水問題,全縣9個鄉鎮114個行政村全部通自來水,農村集中供水率達99.1%、自來水普及率達96.5%、農村飲水安全保障率達100%。今年上半年,面對有氣象記錄以來罕見少雨、持續高溫的嚴峻抗旱形勢,全縣沒有一戶群眾因缺水而影響正常生活,這正是得力于脫貧攻堅當中把群眾飲水難作為第一任務來解決的保障。
“在線訪談”節目現場
主持人:謝謝陳書記的介紹。李副縣長,也請您介紹一下祿勸縣在消除農村危房方面的經驗和做法?
李興翠:好的,近年來,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我們聚焦“四類重點對象”,完成農村危房改造64470戶。主要做法是:
在危房識別上,堅持“五層級識別”。即全面摸排、專家審查、村組公示、逐級簽字、精準鎖定,嚴格危房鑒定標準,實現危房識別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房。
在危房改造上,突出“四類型改造”。通過修繕、加固、拆除重建、政策兜底幫建,制定危房修繕加固、拆除重建技術規范,打造了“四類型”示范點,確保行有示范、干有標桿。
在資源整合上,實現“三統籌保障”。通過資金投入、施工力量、建材供應的統籌整合,保證了危房改造的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為農村群眾實現“安居宜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主持人:是的,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為解決農村貧困群體住房難發揮了積極作用,得到了群眾擁護。通過兩個縣領導的分享,我們也了解到鶴慶縣和祿勸縣在“兩不愁三保障”工作中立足實際,抓重點、補短板,讓困難群眾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我們都知道“兩不愁三保障”要落實下來資金非常關鍵,接下來請何副主任介紹我省在這些方面做了哪些相關的工作。
何汝利:在資金方面,我們加大了資金保障力度。把扶貧資金作為省級財政第一保障重點,年初預算安排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60億元,占今年中央安排我省127億元的47%,比上年省級投入資金增加30.7%。全面實行財政涉農資金省級源頭整合,我們除專項扶貧資金外,已整合下達各類專項資金233.18億元。并且爭取和安排中央、省級其他扶貧資金一共是860.62億元,加強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方面投入力度。到目前為止,全省共下達中央和省級各類資金一共達到1258.49億元用于扶貧,為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提供了堅強有力資金保障。
主持人:謝謝三位的分享。
針對這次訪談我們也提前收集了一些網友關心的問題,我們找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有請三位嘉賓來為我們進行現場解答。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網友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我省在建實管好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和脫貧攻堅工作新機制方面有哪些好做法和好經驗?
何汝利: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做到“六個精準”。我省開展好脫貧措施“回頭看”、項目庫、戶戶清,是推動精準施策、提高脫貧質量的一個根本措施,也是確??己税l現問題整改到位、問題清零的一個有力抓手。開展脫貧措施戶戶清,主要解決影響和制約脫貧攻堅工作精準的一些突出問題,比如:致貧原因分析不準、幫扶措施不夠到位,有錯位的問題,資金等項目、脫貧退出質量不高等等方面的問題。
我們以做實脫貧攻堅項目庫為抓手,全面開展“脫貧措施戶戶清行動”,細化村級施工圖、鄉級路線圖、縣級項目庫,形成省市縣鄉村脫貧攻堅“一盤棋、一張網、一個圖、一本賬”。一是“面對面”與群眾協商定策。二是“實打實”地研究落實脫貧措施。三是“精而精”實施資金扶貧項目。四是建立“人對人”責任落實機制。五是實施“硬碰硬”責任考核機制。
主持人:感謝何副主任的分享,相信有了這些措施,我們更能加快脫貧攻堅的步伐。
我們來看看網友的第二個問題。在我們農村的普通家庭,非常擔心因病返貧的問題,請問祿勸縣在健康扶貧方面都有哪些保障措施?
李興翠:農村有句俗話是“一人生病,全家受窮”,在祿勸,健康扶貧尤其重要,我們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第一,建立了“聯動體系”。建立縣鄉村三級聯動醫療服務體系,實現標準化衛生院、村標準化衛生室全覆蓋,配齊了鄉村醫生,組建了家庭醫生簽約團隊,解決了群眾“能夠看病”的問題。
第二,落實了“救助保障”。一方面,嚴格按照中央、省、市要求,實現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全覆蓋。另一方面,建立縣大病、慢性病救助基金每年各1000萬元,對682名大病患者、16090名慢性病患者實施了專項救助、兜底救治,解決了群眾“看得起病”的問題。
第三,開展了“護理試點”。針對農村留守老人、孤寡老人多的實際,我們通過在鄉鎮建醫養結合敬老院、在村委會設愛心護理崗的形式,開展了“居家護理”和“集中供養”試點,解決了重點特殊人群“有人管理”的問題。
主持人:相信有了這些實實在在的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活才能更加的安心和放心,我們來看網友提問的第三個問題。
2017年鶴慶縣就實現了率先脫貧,在脫貧之后,鶴慶縣做了哪些后續工作?
陳紹明:自省政府公告鶴慶縣脫貧退出之后,我們嚴格落實“四不摘”要求,嚴防思想松懈、嚴防返貧致貧、抓實鞏固提升,確保貧困人口“退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同步推進。
一是摘帽不摘責任,強化組織領導。繼續嚴格履行縣級領導掛鄉(鎮)包村責任,全面壓實鄉鎮及行業部門責任,做到幫扶情況、幫扶責任人、幫扶任務、幫扶措施和幫扶效果“五落實”。
二是摘帽不摘政策,強化制度保障。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和貧困退出新標準及“鞏固要求20條”,出臺貫徹落實脫貧摘帽“四不摘”實施意見,制定后續幫扶和鞏固提升工作方案,建立貧困動態管理及“邊緣戶”幫扶機制,不斷完善制度保障。
三是摘帽不摘幫扶,強化鞏固提升。樹牢打好脫貧鞏固提升“持久戰”思想,整合幫扶力量,對已脫貧戶實施動態監測,持續關注后續發展;對未脫貧戶逐戶研究制定幫扶措施,做到“一戶一策”,持續加大幫扶力度,著力提升群眾內生動力。
四是摘帽不摘監管,強化工作落實。圍繞“兩明確、三到位、四不準”的要求,緊盯扶貧政策落實、資金使用、干部作風等重點,嚴肅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堅持問題整改和質量提升并重,逐項核查短板弱項并及時解決、限時落實銷號。
五是摘帽加快發展,厚植發展基礎。我們堅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張牌”戰略,一方面繼續堅持我們八大高原特色農業的發展,同時引進了四川其亞、云南鋁業等大型水電鋁集團到鶴慶縣落戶,現在已經落實140萬噸水電鋁的產業,我們正在開展下一步產業的招商引資活動,力爭鶴慶工業園區以水電鋁材的產業的發展帶動園區發展,實現500億以上的工業產值目標,同時我們充分發揮銀、銅、鐵器的加工和手工藝品的傳承,帶動接近3萬人的就業,實現我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有效解決群眾的增收問題。
六是摘帽不忘初心,推動鄉村振興。我們始終把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同部署、同安排,現在已經完成鄉村振興規劃的編制,鄉村振興項目庫的建立,開展了15個村鄉村振興試點工作,我們相信在黨中央、省、州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鶴慶一定能夠進一步抓好脫貧攻堅的鞏固提升工作,抓好鄉村振興工作,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同全國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主持人:謝謝您,謝謝陳書記。
有了這些實實在在的保障和措施,相信我們云南省的脫貧攻堅步伐也能夠更加的堅實有力。再次感謝三位嘉賓做客“在線訪談”欄目,與我們一起談扶貧、話發展,也謝謝你們為網友進行在線解答,也感謝各位朋友對我們節目的關注,我們下期節目再見。